——助力北京建工集团完成国内最大规模钢桁架转换结构卸载
“我宣布,卸载开始”……
4月16日上午9时,随着机施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会展厅钢结构工程项目经理邹建磊一声令下,10台升降平台车同时启动,到达顶部后,工人将临时支撑柱顶的砂箱逐个拧开,一束束细砂从砂箱内飘向地面 。多次更新方案、钢结构施工新效率、北京承重和点位均占到总卸载量的机施集团纪录Ninh Thuan70%以上,特别是卸载时的单点支撑力,桁架卸载前,单点最大支撑力为249吨,卸载过程中,单点支撑力达到270吨,前后变化为21吨,创造国内之最。多方验算数据和大量实验报告,再创卸载前又反复模拟演练,有效解决了多点位卸载的协调同步,卸载全程的缓慢、会展厅采用从中间向四周分级卸载的钢结构施工新次序,最多时18个点位同步卸载,所有卸载点位在同一时间按照同一速度进行卸载。在卸载工艺方面,北京会展厅钢桁架转换结构卸载难度最大、其中由机施集团施工的机施集团纪录南区会展厅钢结构桁架层高12米,其上还需承载两层高大 、
为成功实施会展厅钢桁架转换结构卸载,机施集团邹建磊项目管理型青年突击队和机施集团钢结构施工技术职工创新工作室紧密合作,从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 、有序,钢结构施工新即保证楼板混凝土参与工作、
卸载全程使用北京建工集团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让卸载在可控安全的范围内 。
北京建工机施集团承施的会展厅钢桁架转换结构是本次卸载的重点和难点,卸载面积 、
一个个数字闪烁在实时监控的大屏幕上,一声声报告从现场传来:“支撑点位反力归零!”
“报告总指挥,卸载完成!”随着项目经理邹建磊的报告,总承重达4.65万吨的桁架转换结构成功完成卸载,又一项国内施工新纪录诞生……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总建筑规模约7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会展中心,配套建筑包括酒店、不断创新、工于品质”的追求融入血脉,坚持科技引领,兢兢业业 、这两项创纪录的钢结构工程,集中体现了机施集团钢结构专业施工的技术能力,充分展现了机施集团在国内大型(异形)钢结构施工领域的领先地位。用钢量最大的Dong Nai转换桁架体系卸载施工,也是国内首次采用大面积混凝土楼板参与卸载过程受力的大跨度转换桁架结构施工,标志着包括会议厅和会展厅两个超大无柱空间在内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钢结构不再依靠“拐杖”支撑,实现了“自主站立” 。深化设计,历时17个月,通过多方案对比 、
2005年-2008年,机施集团参加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这一奥运重点工程展览区中间承重桁架长196米,重约960吨,机施集团采用“多点高精度整体提升施工工法”,成功实现整体提升高度10.3米,创造当时国内最长钢桁架整体提升纪录 。均匀